10月29日,江苏省肿瘤医院“三乡行”公益医疗行动走进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琴川院区,以熟悉亲切的乡音拉近距离,凭先进的移动筛查车与便携诊疗设备上门服务,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精准送到百姓“家门口”,实现了肿瘤“防、筛、诊、治、康”的全链条服务下沉,让市民享受零距离的健康守护。
“您说本地话就行,我都听得懂。”义诊现场,专家们一句句温和的乡音回应,瞬间拉近了与市民的距离,也打消了大家的顾虑。62岁的邵阿姨拿着一叠体检报告,找到放疗科主任吴建峰求助,“我不识字,儿子在外地,您帮着看看啊?”吴主任耐心翻阅,逐一为邵阿姨梳理病情:“建议做个心脏彩超,甲状腺的药要按时吃,还需要查一下CA199这个指标……”他细心地将需要注意的几点写在纸上,“您不识字也没关系,拿给医生看就行。”
“我都打算去苏州的大医院了,没想到你们把义诊办到了家门口,我从家过来才20分钟,大专家还把我的问题讲得明明白白的。”邵阿姨的感慨,道出了现场不少市民的心声。
乳腺疾病中心的龚建平主任接诊了许多乳腺肿瘤患者及家属,其中不乏处于康复期的乳腺癌患者。一个四十多岁的陈女士,在乳腺癌治疗后一年,因服用内分泌药和CDK抑制剂出现关节酸痛、乏力等反应,便自行停药。还有一个阿姨,出院后自觉身体健康情况良好,近几年来也未再复查。龚建平主任特别提醒,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常常要规范持续五年以上;对于高危、易复发的患者,使用CDK抑制剂进行强化治疗应坚持2~3年,期间不可随意停药。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,应及时返院就诊,医生会根据症状做处理,或调整用药方案。擅自停药可能增加复发风险。同时,龚主任也强调,患者应按照医嘱定期随访。尽管大多数乳腺癌预后良好,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,规范复查是守护健康的重要一环。
许多老乡带着CT片前来咨询,其中不乏肿瘤患者与肺结节人群。放射科主任董珉耐心为大家阅片、答疑。70多岁的李阿姨,乳腺癌术后两年,这次复查发现肺部有多发结节,她十分担忧是否为肺转移。董珉主任结合她的既往病史、病理资料与CT影像,细致分析后告诉她,这些结节目前考虑为良性,暂无需特殊处理,每年定期复查一次即可。听到专家排除了肺转移的可能,李阿姨原本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,脸上绽放出安心的笑容。54岁的张阿姨则被9毫米肺磨玻璃结节困扰许久,此前因害怕手术焦虑失眠,肿瘤内科沈波主任连忙安抚:“手术不复杂、对身体损伤小,目前检查结果为可以先观察,无需急于手术。”一番话让张阿姨露出了释然的笑容。
现场,不少人围着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斌,作为从常熟走出来的医生,他难掩激动:“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,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医疗技术反哺家乡,能为父老乡亲面对面提供优质服务,特别有意义。”
![]()
“我们以乡音乡情为纽带,目标是实现省级优质肿瘤防治资源与基层的无缝对接。”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、胸外科主任医师蒋峰介绍,目前活动已举办11期,内容从最初的单纯肿瘤筛查,扩展到筛查、科普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。“这次来常熟,我们还增加了手术演示,我和胸外科李明主任医师现场手术,这里的医生观摩学习。未来,我们计划把远程手术室也下沉到基层,真正的完成肿瘤‘防、筛、诊、治、康’全链条管理。”
义诊现场,三辆移动筛查车前排起了长队,成为非常关注的“医疗利器”。这些车辆配备先进的CT和超声设备,江苏省肿瘤医院专家在南京即可远程操控机械臂,为当地患者完成甲状腺、乳腺等部位的超声检查,实现“基层检查、上级诊断”,大幅度的提高基层诊疗的精准性与效率。同时,现场还开展肺癌、肝癌等常见肿瘤初步筛查,影像数据实时回传至江苏省肿瘤医院,由本部专家出具诊断意见。“以前义诊只能看片子提建议,现在能现场筛查、现场评估,发现高危人群及时干预,太实用了。”乳腺疾病中心主任医师龚建平说道。
![]()
48岁的霞姐有肺结节病史,需要定期复查,当天她早早排在队伍最前面:“我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了,以前去大医院要排好久队,今天在这里很快就做完了胸部CT,还是免费的,太方便了!”据悉,当天100多个现场筛查名额很快被 “一抢而空”,专家团队一直忙碌到中午11点多才结束工作。
![]()
本次活动的温情,不仅体现在义诊现场,更延伸至居民家中。得知82岁的倪大娘有高血压、糖尿病史,此前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,如今行动不便,无法到现场参加义诊,超声科副主任医师高志刚主动带着便携式超声仪器,上门为倪大娘做检查。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大小的超声探头,连接手机后,便开始为倪大娘做检查。很快,清晰的脏器图像出现在电子设备屏幕上,和医院诊室里的B超画面基本上没有差别。“从B超图像特征看,再结合临床,可以作出超声诊断: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(淋巴瘤可能)。不过淋巴瘤分型复杂,要逐步治疗的话,一定要在超声引导下做活检。”检查结束后,高主任反复叮嘱倪大娘的孙子:“一定要带老人家去医院做活检明确分型,再确定治疗方案。江苏省肿瘤医院和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医联体合作单位,我院专家也能通过远程会诊参与后期治疗,不用太担心。”
![]()
![]()
在服务群众的同时,专家们也敏锐地观察到基层百姓在肿瘤防治认知上存在的误区。放疗科主任吴建峰指出,很多人过度迷信“万能”的抽血指标,觉得只要肿瘤标志物显示阴性,就绝对安全,却忽略了癌症诊断需要结合症状、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,单一指标根本不能作为确诊依据。还有人寄希望于保健品防癌,这更是误区。还有人抱着“癌症是绝症,查一样”的想法,放弃早筛机会,“可实际上,癌症只要能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多数类型的治疗效果都很好,甚至有治愈的可能。”
他呼吁大众重视科学早筛:胃癌早期能够最终靠胃镜排查,宫颈癌能借助 HPV 筛查与疫苗接种预防,肺癌高危人群则需要定期做低剂量螺旋 CT。“这一些方法都能明显提高癌症的早诊率,为后续治疗争取主动权,大家必须要重视起来。”
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、主任技师蒋廷旺表示,此次活动将省级知名专家和高精尖技术带到百姓“家门口”,明显提升了市民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。同时,这也是该院推进肿瘤全周期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。“目前我们已在梅李、常福、琴川三个街道完成筛查7875人,发现高危人群2561人,针对这些人群,我们已建立后续诊断、治疗、康复随访及分级诊疗机制。加入江苏省肿瘤医院医联体后,我们会在省院指导下加强完善肿瘤全链条管理,为常熟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。”